实现碳排放目标,绿氢成为关键路径

近日,世界气象组织(WMO)发布了一份名为《2023年联合科学报告-可持续发展版》(United In Science 2023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ition)。报告指出到目前为止,全球在缩小2030年的排放差距方面进展非常有限——各国承诺的减排与实现《巴黎协定》温度目标所需的减排之间的差距。

 

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,化石燃料和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仍然很高。与2021年相比,2022年全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1%,全球平均浓度在2022年和上半年持续上升。

 

 

未来气候的一些变化是不可避免的,而且可能是不可逆转的,但减排二氧化碳对限制全球变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都很重要。致力于成为制氢先锋,实现零碳储能,解决气候问题也是稳石氢能发展的初衷。

 

 

气候变化形式严峻

目标落实刻不容缓

 

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,其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已经变得难以忽视。地缘政治引发的能源危机已经扰乱了全球格局,而气候变暖、极端天气和能源短缺将在长远的未来变得更加普遍。

 

今年夏季,全球多地遭受了热浪的袭击,这对干旱和粮食危机问题带来了巨大的冲击。同时,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。这些情况让我们每个人都亲身体验到了气候崩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
 

 

面对气候危机,政府、企业和公众应该共同努力,将承诺转化为行动。我们需要尽快减缓升温速度,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。这已经成为全球各方讨论和关注的焦点。

 

根据世界气象组织(WMO)最新发布的《温室气体公报》显示,二氧化碳、甲烷和氧化亚氮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在2022年达到了历史新高。2015年至2022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八年,未来五年中,每年超过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的几率为98%。为了实现《巴黎协定》要求的控制全球升温在远低于2°C甚至是1.5°C的目标,到2030年,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分别减少30%和45%;到2050年,二氧化碳排放量应接近净零。为了实现这些目标,我们需要进行大规模、快速和系统性的变革。目标的落实迫在眉睫.......

 

 

“氢”力前行

助推零碳排放目标

 

解决环境和气候问题的核心,就是坚定不移地推动能源转型,进而实现“净零排放”。当全球能源结构转向低碳绿色的方向时,氢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。从全球能源结构来看,目前终端能源中化石能源消费仍占据了较大比例,2021年,石油、天然气和煤炭的占比分别为32%、25%和28%,化石能源占比超80%,长期以来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。

 

为实现国际能源署(IEA)2050 年“零碳经济”愿景,全球能源结构低碳绿色转型势在必行。氢能具有来源丰富多样、清洁低碳、灵活高效以及应用场景丰富等优点,据能源过渡委员会(ETC)预测,在 2050零碳场景下,直接电力和氢气将成为全球能源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
 

氢能生产应用广泛,绿氢具备减碳优势,或是未来主流。目前行业的三种主要制氢途径中,电解水制氢市场规模迎来蓝海。

 

 

 

近日,国际能源署(IEA) 发布年度氢能报告《2023全球氢能评论》指出,经过缓慢的起步后,中国在电解槽的部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。从2020年,中国专用制氢电解槽产能仅占全球的不到10%,主要集中在小型示范项目。2022年,中国装机容量已增长至800兆瓦以上,占全球装机容量的30%,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电解项目(150MW)。预计到 2023 年底,中国电解槽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 4 GW,即全球容量的 50%。

 

 

氢能是零碳重要之举

绿氢为氢能必然选择

 

“双碳”目标战略背景下,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,坚持低碳发展、并带动产业链协同减排显得尤为重要。稳石氢能作为国内首家提供第三代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科技企业,致力于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、践行者和引领者,成为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。

 

自稳石氢能成立以来,公司在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方面不断优化创新,实现从膜、催化剂,膜电极到控制系统等100%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产线并成功发布国内首台套第三代电解水制氢(AEM)2.5kW单机。值得一提的是,AEM解水制氢技术解决了当前主流技术ALK和PEM的痛点,兼具ALK的低成本和PEM的高性能;系统简单,响应灵活,制氢效率高、纯度高。

 

 

与此同时,公司秉承绿色循环发展理念,推动“绿电+绿氢”的整体解决方案,实现能源的存储和灵活调节,通过将可再生能源系统与制氢技术相互耦合发展,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以及碳排放的减少。这将为促进绿色低碳能源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,为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努力。

 

相信未来,随着大规模绿氢应用的不断推进,企业将逐步实现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,为实现1.5℃控温目标作出贡献。同时,这也将推动能源转型升级模式的探索,实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,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做出努力。

 

 

— 新闻资讯

NEWS INFOMATION